公車拍賣 我念“十二字決”
2016年,是縣市公車處置拍賣的高峰期,我們有幸參入了其中的三場。累計拍賣車輛近200臺,成交率為99%(其中1臺8年多的大型客車流拍),成交總額近741萬元,平均溢價率85%。公車拍賣會,我念“十二字決”,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贏。
1、玩“復式”。公車拍賣作為一項全民性的盛會,具有極高的公眾及媒體關注度。全民性的立體參與,為企業品牌提供了一個極大的公關活動的舞臺。與這“全民盛會”合作必將對企業品牌知名度與美譽是一個極大的提升。加強“全民”的關聯性,對鞏固其時尚地位可以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。我們圍繞著“二手車交易”做文章,適時地向保險、銀行、汽修、置業、休閑等企業提出這一話題,邀請企業作為冠名、贊助商共同招商協辦,受到了企業的高度關注和極大的興趣。孝感市市直機關公車改革處置車輛第三次拍賣會共招商了10余家企業共同協辦。其中一家汽修集團冠名贊助拍賣會,一家企業在競買號牌上冠名。我們將二手車這一有型資產的拍賣融入無型資產的創新的“復式”玩法,讓拍賣會取得了極大的成功,也讓我們的收益超出預期。公車拍賣“復式”玩法,讓我們受益多多!
2、查涉“黃”。孝感市市直機關公車改革處置車輛第三次拍賣會擬上拍128臺車輛,在現場展示前,根據已知的、網上公布的標準,我們先后查出3臺“黃”標車,緊急撤架,對外公示,不參入拍賣。由于有關部門橫向溝通不暢,在參拍的車輛全部成交后,在車輛過戶時,突然被告知有大量的“黃標車”。公司到車管所按照有關部門最新出臺的政策,實地逐臺查閱,發現約有32臺車輛疑似“黃標車”,最終核實確定了8臺“黃標車”。經耐心細致地說服解釋,妥善處理了這起“突發事件”。在隨后的工作中,公車拍賣查涉“黃”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程序。
3、去老“賴”。 公車改革處置車輛拍賣時間緊,評估公司移交相關車輛信息時,也僅僅將肉眼不可視的情況告知我們。評估報告不移交,肉眼可視的瑕疵情況根本不告知,如果過度地依賴評估公司移交相關車輛數據,雖然履行了聲明、告知義務,也極易釀成拍賣糾紛,造成我們工作的被動。實際工作時,我們就發生了“所標注的車輛具體款式與實際不符”、“所標注的初次登記日期與行駛證或登記證書有誤差”、“所標注的保險日期與實際不符”的情況,雖然事前均聲明“所列全部信息與實際存在差異的,不影響拍賣成交價、拍賣傭金及其他買受人所應交納款項的支付。拍賣人特就此作出聲明,買受人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主張”,但均顯蒼白無力。漢川首拍時,買受人因成交價較高,而以右前燈有水霧為由,以“疑是泡水事故車”、“未履行告知義務”為由,而要求退車。不過度地依賴評估公司移交的數據,去除依賴心理是我們立于不敗的法寶。
4、“細”售后。車輛過戶中,如拍前未驗車,車輛拓號是一項細致的工作,為了讓所拍車輛順利過戶,我們有同一臺車先后4次拓號,價格從20元漲致50元的經歷;為規避監管,車輛所有人掛在個人或下級單位,實際使用人仍然是行政主管單位,車輛過戶時相關信息的及時補正是必要的?,F在是改革年代,行政單位分分合合,車輛登記信息未能及時更正,也是影響車輛過戶的因素。認真細致地收集、補正資料信息,是我們主動工作基石。
孝感槐蔭拍賣有限責任公司
2016年12月26日